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

坐墊的選擇與調整分享


今天下雨,不能騎單車攻山頭,於是就來靜態調整一下座墊高度及角度,調校了半天,總是要有些法理依據,於是上網搜尋相關資訊,看到了一篇好文章,於是將重點簡單整理出來分享:


你有沒有認真去評估自己的騎車習慣,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坐墊。
高價的坐墊、人體工學坐墊、充氣坐墊.......這些不是唯一的選擇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坐墊的選擇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首先是座墊的選擇,其實並非一般的高級座墊就是好座墊,而是要依個人需求與習慣而作決定。


一、 窄型細長的硬座墊
這種窄型的硬坐墊,常見於運動型單車,是設計給高速巡航用的。(小彥彥的座墊是軟式的)


一般來說,踩踏速度快時,寬坐墊容易摩擦大腿內側而產生疼痛的不舒適感,同時軟坐墊無法穩穩撐住身體而影響踩踏效率,所以寬軟坐墊與屁股接觸面積大而容易摩擦疼痛。


二、 寬大而軟的舒適型座墊
舒適型座墊,較常見於入門車種或休閒取向的單車,是設計給慢速巡航用的。(KHS T3是硬座墊,是巡航用,而T2是軟坐墊,所以是休閒用。)


寬大的設計能讓座墊跟屁股之間有較大而平均的支撐面積,軟質的座墊能提供較佳的舒適度。


就力學來說:


一般騎乘單車時,受力點通常為手、腿及屁股三個著力點,所以當以快速巡航時(20km/h以上)時,腳踏越重,屁股所受力越輕,所以選擇窄長硬座墊,若是休閒式慢踩習慣,通常就要選擇寬大軟座墊。因此配合騎乘習慣選擇座墊就顯得相當重要。


若你的愛車坐墊是硬式坐墊,不妨多抽車吧!不然,也必須保持快速巡航,腳多施力,屁股就舒服,不要偷懶。若是軟坐墊,就好好享受路邊風景,慢慢踩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坐椅高度的調整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坐椅高度的調整會影響腳施力的舒適度,依單車老闆的教學是,將愛車傾斜後,以腳跟伸直踩踏板,並保持與座桿平行,並將坐墊拉高至屁股頂住是是最佳高度,不過,還是建議多試騎,依個人習慣稍作修正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坐墊傾斜度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前高後低,會陰痛;前低後高,尾椎痛。


坐墊往前傾,屁股容易往下滑,尾椎會有不適感。而坐墊往後傾,則陰部會易摩擦而有不適感,宜依個人習慣適度微調至最佳角度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把手的選擇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以KHS T2來說,這種有軟尾巴的設計相當不錯,當手腕有酸痛時,可以來支撐手腕,可以有效讓手部的痠痛獲得舒解。但是長途騎乘,還是難免會有酸痛不適感,適度地以五指使用鷹爪功輕扣手把,也可以有效改善手部的酸痛。



最佳的方式,或許可以考慮敗入「人間肉球」,以個人所搭配的牛角,雖然不是極品,但真的還滿好用的,尤其是爬坡時,可以扣住手把讓手、腳更好施力,累時,也可以頂著巡航,以解決長時間握圓管式單手把的疲勞。



參考文章網址: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68&t=539806&p=1


【原理解說】為何有的人騎車屁股不會痛,有的人騎沒多久屁股痛到受不了?!



後記:今天突然覺得大黃蜂的坐椅沒有快拆設計是對的,因為一經調校過的坐椅,實在不太適合隨便更動。

1 則留言:

  1. so哥,樣版應該要換的一點的,這個版有點太窄了。
    當然自己設計是最好的。

    回覆刪除